本期走访:郫都区郫筒街道
郫都区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的“三两茶馆”是居民聚集之地,他们喜欢来这儿喝茶、看书、聊天……据了解,郫筒街道坚持精准服务社区居民的理念,让渡营业空间供社区居民使用,长久以来,便与爱心商家形成了合伙机制。如今,在郫筒街道,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也能“入伙”,并被赋予了另一个响亮的称呼——“社区合伙人”。
近年来,郫筒街道坚持党建引领、共建共享、以人文本,从“共建”入手,从“共享”落脚,创新实施“社区合伙人”模式,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商企合伙人、社群合伙人、个体合伙人以及公益合伙人,共同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,通过与社区建立公益、公益+市场化合作模式,培育社会资本,提升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力。
激发公益活力 定制社区服务
社区合伙人,顾名思义,就是在社区内部寻找理念相和、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来完成某件事情。因此,社区合伙人模式的开展,天然就具备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属性。而社区合伙人,可以是个人、社群、高校、企业等多元主体。
与社区合伙人开展插花活动
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社区合伙人在党建引领下,争取区域内外所有符合社区发展治理原则的个人、团体、组织、商业体,以资金、人力、场所、信息数据等资源与社区共建发展,为居民提供更具品质的专业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社区服务,激发社区公益活力,营造“人人参与公益,人人享有公益”的良好氛围的一种模式。“合伙人”模式逐步形成,服务活动从免费向低偿收费加项目补助转变,也因此激发出一群青年人的公益社群和个体。
社区合伙人沐言咖啡
“每天在这里为大家理发,也算是实现了我的创业初衷。”50岁的范先林成为了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的一名“社区合伙人”,在辖区为居民们提供理发服务。然而,这只是“合伙人”项目的一个缩影,沐言书咖、国医馆、水天一叶、青年之家,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档书咖、公益集市、国医文化、高级职业技能提升等服务,构建了多层次的生活场景及生活空间。
实现双赢局面 模式全面铺开
社区公益合伙人将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,在社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。而合伙人制度能继续延续下来,不仅凭借自身优势,更为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注入了新的更多内涵。从奎星楼社区“三两茶馆”发端,社区合伙人制度已在郫筒街道的多个社区铺展开来。
社区合伙人微公益非洲鼓课堂
书院社区的社区合伙人以“公益+低偿+市场”的多维度模式运营;“立夏FM”电台等网红节目已火遍辖区;“沐言咖啡”、“明德慈佑”也成为市民消费首选地和“摆拍打卡地”……
为了为推动合伙人制度的规范化管理,郫筒街道依据工作开展,对社区合伙人制定了准入、退出、审核、评优机制,确立了和社区合伙人的合作形式。经过反复论证,街道以各个社区的社区合伙人发展脉络为基础,初步制定了郫筒街道社区合伙人准入的四条原则和六条准则,并于2018年12月3日下午,组织开展了郫筒街道社区合伙人发布会,首批共认证了28位社区合伙人,至此,“社区合伙人”项目在街道打开了新局面。
构建长效机制 探索持续发展
目前,郫都区多个社区通过社区合伙人,让公益志愿服务跳出保基础、低层次、低品质的通俗印象,积极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需求。实现社区公共空间运营从政府“输血”到自我“造血”的转变。辖区居民立夏姐姐就是一位典型代表,因病在家休养的她在2016年受到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们的关爱,病愈后成为社区公益合伙人,利用公共空间发起成立了第一个社区电台,还建立了双柏志愿服务工作室,总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00小时,服务覆盖人群近万人。
社区手工制作活动现场
通过合伙人模式,郫筒街道在多个社区相继建立了社区基金,加强社区自我“造血”功能,也使社区文化、自治组织、扶贫济困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了参与主体更多元,资金来源更广泛。从满足兜底需求到照顾多元化需求,“社区合伙人”机制愈发完善,也为郫筒街道注入了许多新活力!
华西社区报记者 张丽 街道供图
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
发表评论